比特幣未來十年或將挑戰黃金作為通膨避險資產


根據Blockstream首席執行官Adam Back的最新觀點,比特幣(Bitcoin, BTC)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成為與黃金競爭的通脹避險工具。他在2025年巴黎區塊鏈週(Paris Blockchain Week 2025)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全球貨幣不穩定性和通脹壓力正推動比特幣的採用,其稀缺性和增長的接受度使其有潛力挑戰黃金的傳統地位。
Back指出,未來十年通脹率可能平均達到10%至15%,這對於傳統投資如股票或房地產租賃來說是難以企及的回報率。他認為,在這種環境下,像比特幣這樣的「硬資產」將變得更具吸引力。他說:「比特幣有真正的潛力與黃金競爭,甚至開始搶占黃金的部分用途,例如作為地緣政治避險工具,將部分資金轉向比特幣。」
此外,Back提到,美國推出的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以及美國政府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對加密貨幣更友好的政策(如取消「Operation Chokepoint 2.0」等負面監管措施),可能進一步推動比特幣的普及。他認為,這些因素將促使比特幣成為對抗貨幣貶值的重要選擇。
然而,儘管比特幣的支持者將其視為「數位黃金」,其作為通脹避險工具的有效性仍具爭議。2022年美國通脹創40年新高時,比特幣價格下跌超過60%,而黃金則保持相對穩定,這讓部分分析師質疑其可靠性。Back則認為,隨著比特幣的採用範圍擴大,其長期潛力將逐漸顯現。
資料來源
評論
Adam Back的觀點反映了加密貨幣社群對比特幣長期價值的樂觀期待,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比特幣的固定供應量(2100萬枚)和去中心化特性確實使其具備成為「數位黃金」的理論基礎。然而,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且在短期內未必能有效對抗通脹,這與黃金作為穩定避險資產的悠久歷史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政策轉向支持加密貨幣可能是推動比特幣普及的關鍵,但其能否真正取代或匹敵黃金,還需看市場接受度與實際表現。對於投資者來說,比特幣或許是多元化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但將其視為完全可靠的避險工具仍需謹慎。未來十年,隨著技術與監管環境的演進,這場「比特幣VS黃金」的競爭將值得持續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