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採取了一系列行動,為加密貨幣行業帶來了顯著的政策轉變。根據最新報導,SEC已通過三項官方聲明,明確表示傳統迷因幣(memecoins)、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挖礦(包括集體挖礦),以及以美元計價且具備充足儲備的穩定幣(covered stablecoins),均不屬於證券法規範範疇。這意味著這些加密貨幣活動無需向SEC註冊,標誌著監管環境的重大鬆綁。
此外,特朗普政府上任後迅速採取措施解決加密貨幣行業的「去銀行化」(debanking)問題。在特朗普就職僅兩天後,SEC發佈了《員工會計公報122號》(SAB 122),廢除了之前的《SAB 121》,該規定曾因增加銀行持有加密貨幣的成本與複雜性,實際上限制了銀行參與加密貨幣業務。如今,銀行可自由持有加密貨幣,而此前陷入訴訟的企業也獲得解脫,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新參與者進入市場。
報導指出,SEC正以每兩週一次的頻率發佈新指引,逐步澄清哪些加密產品不受其監管。這一舉措是在特朗普提名的SEC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尚未正式上任之前進行的,顯示出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行業的態度已大幅改善。業界人士認為,這為加密貨幣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合法途徑,有助於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美國的發展。
資料來源:
- Cointelegraph: "US gov’t actions give clue about upcoming crypto regulation"
連結: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us-govt-crypto-regulation-sec
發佈日期: 2025年4月9日
評論:
這則新聞顯示美國政府在加密貨幣監管上的立場正從過去的嚴格執法轉向更開放與支持的態度,特別是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這不僅回應了業界長期以來對清晰監管框架的呼聲,也可能為美國在全球加密貨幣市場中爭取更大影響力鋪路。然而,儘管穩定幣與挖礦等領域獲得鬆綁,其他加密資產(如代幣銷售或去中心化金融項目)的監管仍存變數,未來政策的全面性與持久性還有待觀察。此外,銀行參與加密貨幣的放寬可能帶來金融創新的同時,也需警惕潛在的系統性風險。總體而言,這是加密貨幣行業的一個積極信號,但長期影響仍需時間檢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